秭归是屈原故里,在这里向来有 " 端午大过年 " 的说法。每年的端午龙舟赛,是当地最盛大、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,龙舟文化深深地扎根在这里的土壤之中。
而对于老郑一家而言," 龙舟 " 二字,更像是刻在他们的基因里一样,成了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。 今年 67 岁的郑祥龙,从小就在父亲的影响下与龙舟结缘,如今,他不仅是当地极有威望的龙舟教练,还和儿子一起坚持手工打造龙舟模型。
一家三代接棒传承龙舟文化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郑祥龙因为身材瘦小、头脑机灵,打小就收获了 " 老孙 " 的绰号。" 老孙 " 的家就在长江边,是一栋依山势而建的小楼,如今 67 岁的他在这里和家人共同经营着一家叫作 " 花果山 " 的小饭馆。一走进去,就能看到墙上陈列着郑祥龙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龙舟模型。
郑祥龙珍藏的这些光盘,记录了他从 1999 年开始,划龙舟、做龙舟的部分影像。郑祥龙的父亲以前是当地航运公司的工人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他都会和工友们一起参加龙舟赛,并在龙舟队中担任鼓手。
郑祥龙:我父亲喜欢喊号子," 五月是端阳 ",没事一个小鼓就打,旁边小孩子就跟着喊。我说爸爸给我做条龙舟,他就用木头,用斧头砍好了,挖了个舱,我钉个绳子在江边放,好玩。郑祥龙回忆说,小时候每逢端午节,镇上比过年还要热闹。父亲的带动和家乡氛围的影响,让郑祥龙从小就与龙舟结下了不解之缘,于是他开始跟着父亲做训练、跑比赛。这龙舟一划,就是几十年,郑祥龙从小郑划成了老郑,从围观群众划成了和父亲一样的鼓手、教练。因为技术出色,他还成了远近闻名的 " 金牌教练 ",带领本地团队参加国家级,甚至国际比赛。郑祥龙:一直到 1999 年,秭归县城搬迁到茅坪,那时是庆典,我带着移民局代表队,在茅坪比了 9 船,划了 9 个第一。2005 年带队到香港去了,划了第三名,一共 121 个队,划了第三名。乘风破浪 " 父子兵 " 龙舟精神代代传
划龙舟、赛龙舟,郑祥龙拿奖无数,当龙舟教练,他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 " 金牌教练 ",郑祥龙也是首批国家级龙舟教练。
老郑对龙舟痴迷了一辈子,一家人也是全力支持。如今,最让郑祥龙感到高兴的是儿子郑大继承了郑家的传统,和他一样,对龙舟也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家里经营的餐馆主要靠郑祥龙的妻子打理着,但每次郑祥龙带队比赛,她都会关掉店面。队伍训练多久,她就跟多久,全力负责整个团队的后勤工作,给老郑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持。
郑祥龙妻子 熊竹清:我是跟着他(郑祥龙)喜欢的,他喜欢我们也喜欢,是他带动我的。妻子的理解让老郑可以全身心地钻研龙舟。同时,孩子们在龙舟方面表现出的兴趣和天赋,也让他欣慰不已。
在郑祥龙的眼中,他的三个儿子里,老二郑大与他最像。今年 35 岁的郑大在五六岁时,便和父亲一样,喜欢上了划龙舟。郑祥龙儿子 郑大:因为端午我爸都在划龙舟,他在河里划的时候,我就在岸边看,回来了以后,我和我弟,小时候在家里的竹席上,一人坐一个枕头,就这样比赛,就像划龙舟一样比赛。郑大在 11 岁的时候正式划起了龙舟,虽然当时未成年,不能以选手的身份正式踏上赛场,但是他总是在父亲培训队员的时候默默地观察着、学习着。多年的耳濡目染,让郑大年满 18 岁正式上场比赛之后,飞速成长。很快就和父亲一样,成了当地龙舟队一名出色的鼓手。郑祥龙儿子 郑大:他现在的有些技术在我眼里算是落后了,有时候我还会和他争两句,你那时候教得怎样,现在和我们已经完全不一样了。
端午前夕,郑大作为教练带队在秭归县城进行龙舟训练,备战不久后即将在外省举行的一场龙舟邀请赛。这些年,上了年纪的郑祥龙几乎已经不再做教练,但经常还是会到训练现场看一看。郑祥龙:我跟你说实话,技巧你都会,你差一点,没有霸气,真的要有霸气。
正如郑大所说,郑祥龙在训练场上非常严格。但当他独自面对镜头,谈起儿子的表现时,却毫不吝惜自己的夸奖。
郑祥龙:划龙舟他已经没问题了,要说他比我还厉害。记者:他觉得您平时是一个特别严厉的父亲。
郑祥龙:太严厉了?
记者:对。您平时会夸奖他吗?
郑祥龙:从来不夸奖。
记者:为什么?
郑祥龙:可能是在我们小时候,我们父亲对我也是这样,孩子不能当着夸奖,要疼在心里。要用东西去鼓励他。
坚持传统工艺 为龙舟倾注匠心
郑祥龙对儿子的能力十分认可,却从来不愿意当面夸奖儿子。而郑大,虽然嘴上觉得父亲严厉,心里却一直默默把父亲当成榜样。无论是划龙舟,还是造龙舟,郑祥龙在当地都是响当当的能人,但后来玻璃钢制的标准龙舟,取代了传统木制龙舟,郑祥龙造舟的手艺也没有了用武之地。2007 年,为了安抚心中的龙舟情结,郑祥龙迷上了制作龙舟模型。
2013 年,老郑亲手打造的纯手工木制龙舟,在中国龙舟模型展览赛上,从 22 条参展龙舟中脱颖而出,获得了一等奖。 如今作为 " 传统龙舟非遗传承人 ",郑祥龙和儿子坚持手工制作木制龙舟模型,坚持用最传统的做法,为龙舟倾注匠心。
测量龙舟尺寸、确认船型的过程,被称作 " 放样 "。尺寸测量出来之后,木材的立体弧度具体要如何把控,完全要靠木匠的手感,以及对船体流线的观察。
郑祥龙:这就是凭自己大脑、手工、眼睛,自己看,大致相差不多,这个也是没有标准尺寸的。除了量尺寸,严格按照比例缩小的龙舟模型在制作方面还有一个技术难点,就是雕刻龙头。模型上的龙头体积非常小,雕刻起来是个非常细致的技术活。而且,在郑祥龙看来,龙头不仅要雕出 " 形 ",还要雕出 " 神 "。
郑祥龙:我们讲龙头要雄壮,龙头要比别人高,头、下巴高一点,抬得起来。
像郑祥龙父子这样纯手工地制作一条龙舟模型,至少需要整整一周的时间。而目前,市场上在售的龙舟模型大多是机械制成,生产成本低、效率高,销路也比手工龙舟好得多。但父子俩坚持用纯手工制作龙舟模型,保留最传统的龙舟样式与做法。
郑祥龙:把这个东西保留下来,最好。因为龙舟的技艺,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,是没有图纸的,也没有标准尺寸。
龙舟模型作为手工艺品,承载着郑祥龙父子对龙舟的情怀,他们希望更多的人看见龙舟,了解龙舟文化。平时,郑祥龙也经常将自己的龙舟模型提供给各大龙舟展览作为展品,推广龙舟文化。在湖北秭归屈原故里景区的龙舟馆内,就陈列着一艘郑祥龙做的龙舟模型,作为当地宣传屈原文化的载体,吸引着往来游客的目光。
如今,木制龙舟在赛场上已经被玻璃钢材质的龙舟所取代。但即便如此,郑祥龙依然十年如一日地守在自己的木工作坊里,用一刀一锯刻画龙舟最初的样子。郑祥龙:给以后的人一个记忆,记忆中真正的木制龙舟是这么做的。
龙舟世家有 " 船 " 说 工匠精神贵传承
郑氏三代人,划龙舟、做龙舟、爱龙舟,这龙舟世家,名不虚传。郑祥龙承上启下,有老一辈人的使命感,在木制龙舟被取代之际,他因时而变,以工艺品的形式将传统制作手艺保留下来。儿子郑大青出于蓝,有新一代人的责任感,认为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来继承,家族情怀也需要自我去接续。在龙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,二人既是一脉相承的父子,又是同心协力的队友。
在秭归,传统的做龙舟叫 " 打龙船 ",掌握打龙船核心制作工艺的人称为 " 掌墨师 "。掌墨师的传承,主打一个口传身授,龙船的架构、龙头的形神,全在他脑子里,所谓 " 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 "。这也正是纯手工打造的木制龙舟和钢化龙舟最大的不同之处,它倾注了工匠的心血,承载着一方人对一方水土的敬重和热爱。木制龙舟不只活在前人的记忆里,也应该活在世世代代的欣赏与喜爱中。
来源 | 央视新闻
责编 | 李各力
关键词:
全球最资讯丨龙的“船”人:老郑一家与龙舟的故事
娄星区联合治超盯源头
微速讯:pcb的铜箔厚度(pcb板铜箔厚度规格)
热讯:白银市首届校园科技节暨创客教育大赛成功举办
梦幻恋舞vip 梦幻恋舞无限钻石|世界信息
广发汇安18个月定期债券C基金经理发生变更
当前动态:快手供财神自动参赛没 快手财神被安排
aj芝加哥低帮_aj芝加哥
宁德时代:拟使用不超7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
世界快资讯丨米粉狂欢!小米MIX Alpha续作要来了,折叠屏手机要火?
环球快看:五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
焦点快报!湖北十堰市茅箭区举办“工匠杯”职业技能大赛
兰石重装:公司数据中心是公司板式换热器产品的应用场景之一 天天微资讯
【天眼问政】贵阳一处施工围挡妨碍通行,职能部门:立即督促施工方完善引导标识|热讯
世界简讯:恒合股份(832145)6月21日散户资金净买入4309.00元
怎么让渣男真正喜欢上你_怎样让女生喜欢上你 消息
天天播报:卓创资讯
@高校毕业生 办理离校手续时别忘记这一环节 今日热搜
天天播报:荣耀90pro是不是直面屏
世界微头条丨尼康新款尼克尔Z DX 24mm f/1.7镜头正式开售 售价2099元
涨停雷达:汽车零部件个股异动 万安科技触及涨停
为当代文学补“苍茫气”:叶舟《凉州十八拍》广州分享会举行
312斤女网红在减肥营离世,专家:减肥不当会闭经,每周减重不要多于1Kg 每日报道
世界速读:利用灯泡振动实现窃听 研究团队成功复现会议声音
世界快看点丨甘肃漳县: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“种”出致富好“钱”景
扬琴名曲我爱你中国_扬琴名曲_天天要闻
今日热搜:rs232和rs485可以混用吗_rs232与rs485的区别
浙商证券给予大丰实业买入评级,点评报告:签订2.8亿海外大单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业务再突破_当前播报
焦点速读:老白干酒(600559.SH):甲等、古法系列产品作为公司的高端和次高端产品,近年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
去火的水果和蔬菜或食物有哪些 去火的水果和蔬菜|天天热点评
环球今亮点!日本地址 日本地址转英文
又一一线城市拟出台措施!“电驴”不能随意骑?
报告:兴都库什-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加速消融 环球今头条
河北已建成劳动公园或劳模公园173个
《逆水寒》手游最适合哪些玩家?_微动态
北京市房山区诺德安达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?|天天报道
相关新闻